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1.dyndns.org)(groups.yahoo.com/group/xys)◇◇

关于《躲不过去的沙尘暴》

ajian

“第二站落脚在山脉地区的小城科罗拉多泉(Colorado Spring)。我虽是第一次
造访这里,但对这个地名却不陌生,因为科州是著名的旅游胜地,我的老师近年来也
主要卜居于此。刚下飞机我就忙着问:你们的泉水在什么地方?满以为这里既以泉水
得名,自会有一个大大的泉眼。不料,美国人也有"缺什么吆喝什么"的时候,当年开
铁路开到这里,特别地思念温泉,因为有泉水就意味着放松和疗养,遂为此地取了这
个虚有的名字,--这又使我想起北京眼下特爱命名文化广场、文化小区来,也不过是
因为文化的稀缺罢?不过,泉水的事情虽有点败兴,但科罗拉多既能以风光名世,可
观的景致仍自不少。”

这一段实在是不敢恭维,首先,地名的正确英文是"Colorado Springs"。其次这个
地名的确是因为附近的温泉。

在Colorado Springs西面4英里的Manitou Springs小镇上就有9个温泉,据说这些温
泉最初被当地的印第安人当作圣地。详细的历史可以参看:

http://www.manitousprings.org/history.htm


“然而说句泄气的话,此地虽能大饱眼福,却未必宜于长期勾留,因为我很快就发
现了困扰所在:原来这里属于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原,空气中的含氧量较正常值少三分
之一,一蹬楼梯就免不了大口喘气;另外更觉难受的是,这里的空气竟是异常干燥,
入夜后要几次三番地下床找水喝,于是刚躺下去又免不了起夜,折腾得整夜都难以安
眠,就这样第二天嘴唇上还皴起了干皮!毫无疑问,这种气候条件无论如何也不适于
读书写作,而一旦读不进写不顺,以此为业者又肯定会无名地烦躁。所以,尽管科罗
拉多学院的同行特别热情好客,我还是决定秋后不再来这个干燥的所在开会了。”

这一段实在是过分了。的确Colorado是比较干燥,但是因此而说“这种气候条件无论
如何也不适于读书写作”没有一点根据。远的不说,2001年Nobel物理奖得主Eric A. 
Cornell和Carl E. Wieman不都是在Boulder做研究?!

Eric A. Cornell在Boulder的NIST (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& 
Technology)
Carl E. Wieman 在Boulder的CU-Boulder (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1.dyndns.org)(groups.yahoo.com/group/xys)◇◇